智能硬件市场如何培育?

文章分类:APP热点新闻 发布时间:2017-03-31 原文作者:Shi Yongfeng 阅读( )

    继智能手机之后,智能硬件渐渐兴起,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对传统设备进行改造,进而让设备拥有智能化的功能。几年的时间过去了,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VR眼镜、智能戒指等等产品一浪接一浪冲击着智能硬件市场。除去少数具备实力的成功者,大部分的产品团队仍然活在焦躁和不安之中。

  

  智能化之后,硬件具备连接能力,能加载互联网服务,形成“云平台+终端”的典型架构,具备了大数据等附加价值。然而,为什么明明智能化是大势所趋,市场却迟迟未能开拓?为什么参加了那么多的展会、大赛、发布会,产品销量依然未见好转?

  用户要的永远是功能,而不是智能

  也许很多夸夸奇谈的广告会告诉你,它的产品能让你的生活变得如何智能。但所有夸张的背后,要表达的只有一个意思:科学技术都是为了改善社会生产生活而服务。如果你创造出来的产品所具备的功能对于其受众群体甚至是整个社会的进步层面来说都可有可无,那么除了会被当成反面教材来告诫后人之外,基本很难有太多的市场。当然,你也可以为其注入精神、信念以及信仰价值的噱头获取市场,但这已经是营销层面的事情,并不属于产品层面的讨论范畴了。

  市面上的确有很多产品,譬如手表手环,它们打着智能的旗号,其实谈不上有多智能,却是目前真正占据了市场的“智能硬件”。也有一些应用了高科技的智能产品,它的操作形式或者说被用户感知到的功能却是非常简单的。正如某款空调智能伴侣,对于用户而言,它能自动控制空调,无论何时,何种场景,它都能自动调节空调运行参数,无需用户反复进行温湿度调节。正是这样一款使用起来非常简单的产品,其背后动用的技术往往包括用户习惯学习、云端大数据挖掘等等,但真正的能让用户欣然接受的功能只有一个:自动调节空调。

  与智能类似的概念还有一个,就是联网。联网化与智能化一样,都比传统非联网非智能的产品,更具备培育创新功能的技术条件。但用户买的永远不会是智能和联网,而是那些因为智能和联网而实现的,真正能为对用户带来直接价值的功能。而事实上,这些功能往往都以智能和联网的上层应用形式存在。

  需求关键字:痛苦

  实际上,大部分用户不会因为智能而买单,他们只会考虑投入与产出,算一笔有关成本和收益的账,按照功能和需求决定是否入手一款产品。作为企业,我们也同样需要算一笔帐,比如为智能化研发投入了多少经费,又能开发出多少能够成为有效卖点的功能产品。

  简单而言,这就是市场需求。当前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智能硬件产品,它们都提供了若干听似不错的功能,也确实有了一部分消费群体。然而这类产品同样也至少存在以下两大问题:一、核心功能可以被传统产品替代,智能化功能未能解决用户痛点。二、产品缺乏用户粘性,中长期用户留存率太低。

  痛点,处处存在,可以是严重的,也可以是轻微的,甚至可以是感觉不到的。冰箱、洗衣机、空调、手机等等所有跟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都会成为痛点的来源。企业所需要以及最应该做的,就是挖掘和分析这些用户痛点,然后相应开发解决这些痛点的产品。所有热销产品的核心卖点就是,让用户不再痛苦。

  C 端市场有着 C 端市场的痛点,B 端也有 B 端的痛点。司南物联作为全领域物联网技术方案提供商,提供2.4G/BLE/433MHz/Wi-Fi/GPRS/GPS 等 SNIOT 全系列模块,为众多合作企业打造一对一智能化产品解决方案,以物联网技术为各行各业带来深刻改变。物联网方案商的成功,从侧面印证了,直击用户痛点的智能硬件和物联网产品是可以被打造以及快速横向复制的。

  目前所有需要人手解决的问题、以人为实施载体的操作最终都会实现无人化,这些服务市场最终都会转移到智能化产品,以及基于物联网络的智能化服务。劳动力的潮水退下,留下的是无限的智能化市场商机。

  品牌也许是智能硬件最高的门槛

  品牌是智能硬件市场的一把双刃剑。对于已经树立品牌的企业来说,它是保护伞,新产品只要无明显缺点,都能保证销量。一旦有可以上量的产品形态出现,品牌商可以轻易复制产品占领市场。但对于尚未形成品牌影响力的企业来说,它就是天花板,再好的产品也会因为缺乏名气,难以打开市场。

  无论如何,品牌始终是智能硬件产品躲不开的槛。正如早前司南物联凭借自身强硬的技术研发的全系列物联网模块,荣获“2016中国十大智能硬件方案奖”,因而知名度大增。如何为自身产品树立良好的品牌影响力,是收购弱势品牌,合作当红品牌,或是打造全新品牌,这些都是所有无母品牌的智能硬件企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几年前,智能手机席卷而来,功能机毫无还击之力,份额市场只能拱手相让。直到今天,互联网企业执新经济之牛耳,风光一时无两。但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市场趋向饱和,格局已定,所以视野开阔的人们已把目光瞄准了智能硬件和万物联网。然而,正因为这是一个发展势头强劲的市场,因此也充斥着大量的投机思想。很多人认为只要利用物联网和智能技术开发出一款产品集成某种功能,就一定会热销。但智能化并不是所向披靡的神兵利器,拿上它横冲直撞,也许最终会头破血流。

  市场再大,机会再多,真正落实到做产品的时候,都需要用心观察、关注用户的各种需求,并想尽办法去满足。智能或非智能,联网或非联网,用心做产品,才是培育智能硬件市场正确方式。

原文来自:Shi Yongfeng